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  • 经济

    区人民政府驻灵桥路229号,邮编:315000。行政区划代码:330203。区号:0574。拼音:Haishu Qu。海曙区地处宁波市中心,东临奉化江,北濒余姚江,西南与鄞县接壤。全区总面积29.44平方千米。2005年底,户籍人口30.10万人。辖8个街道办事处。海曙区系中共宁波市委、宁波市人民政府所在地,是全市政治、经济文化中心。
 海曙区历史悠久。境内有始建于唐长庆元年的鼓楼——海曙楼,海曙区因此而得名。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一阁藏书楼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讲学旧址白云庄,有建于唐代的天封塔、咸通塔,建于明朝的宁波城隍庙等等。
 海曙区基础设施完善,交通便捷。辖区内有铁路宁波客运站、汽车南站,距宁波栎社机场仅8公里,与宁波港客运站仅一桥之隔,沪杭甬高速公路宁波市区出入口设在海曙区,所有的市内公交线路和出租汽车几乎全由海曙辐射市区的四面八方。
 
 海曙区地处宁波市最繁华的地段。宁波新华联商厦、长发商厦、城隍庙商城等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商场,大苑、新园、华侨、金龙等涉外星级宾馆几乎都集中在区内,一批诸如天一广场、乐购超市、新一佳、农工商、好又多、欧尚等一批大广场、大超市和大卖场竞相驻入。市主要金融机构及商检、海关等部门也都设在海曙区。
 区域经济迈上新台阶。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185亿元,其中区属32.87亿元,增长 16.9%;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.90亿元,增长41.0%。努力推进功能性板块开发建设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招商成效显著,全年引进资金26.22亿元。引进质量明显提高,共引进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企业334家。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,规范市场经济秩序,开设24小时全时段服务的企业服务平台,增强了区域的服务功能。稳步推进农村改革,全区所有行政村已完成或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。
 社区建设呈现新局面。社区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,在体制改革和推进城市基层民主进程中取得了新进展。在全国率先实施专职社区工作者规范化管理。利用各种方式拓宽参与渠道,激励参与热情,注重发挥社区居委会在管理社区事务、服务社区居民中的作用。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,为社区居民特别是各类弱势人群提供了各种有效的帮助。继续加大投入力度,部分社区的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,精品社区的创建和薄弱社区的扶持同步推进。向全国推广81890服务模式,进一步扩大了海曙的影响力,提升了城区形象。
 平安大区建设取得新成效。以创建省级平安区为契机,组织开展“平安一号”、“平安二号”等系列行动,拓展了平安建设的内容,深化了平安大区建设,较好地保持了辖区的政治稳定、治安安定和公共安全。积极创建具有海曙特色的城市“枫桥经验”,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,建立信访联席制度,开展领导下访约访活动,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。完善“打防控一体化”的治安防控体系,深入开展治安专项整治斗争,保持对各类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,刑事发案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。发挥社区综治警务室的基础性平台作用,强化“三车”集中管理,实行流动人口分层次管理,基层创安工作成效明显。重视加强对公共安全事件的防范、控制和处理。组织召开了全国部分城区平安建设研讨会,平安大区建设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。罗干等中央领导视察了区的平安创建工作,并给予高度评价。
 社会事业获得新发展。广泛开展十六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,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。实施“普网工程”,开展中国科协“2049行动计划”试点工作,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。城区社会化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试运行情况良好,区政府网站被评为市“十佳”网站。积极开展“学习型城区”创建,举办了区第三届商贸文化艺术节,区域文化氛围日益浓厚。以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全国现代学校制度实验区为契机,调整学校布局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促进教育事业的新发展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。圆满完成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各项任务,积极开展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。推进医疗体制改革,初步建立了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。继续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,计划生育工作科学管理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。


 2000年,海曙区辖6个街道、1个镇、1个乡:灵塔街道、鼓楼街道、月湖街道、南门街道、西门街道、自云街道、段塘镇、西郊乡。
 2002年,海曙区辖8个街道,66个社区、16个行政村:灵塔街道、月湖街道、鼓楼街道、南门街道、西门街道、白云街道、段塘街道、望春街道。
 
 海曙区地处宁波市中心,东临奉化江,北濒余姚江,西南与鄞县接壤。全区面积 29.4 平方公里。海曙区地处宁波市最繁华的地段。
 月湖
 月湖占地南北约1160米,东西约130米,周围2430多米。
 海曙区属宁绍平原,亚热带季风气候,温和湿润,雨量充沛,光照充足,四季分明。
 


 海曙区作为宁波市商业金融中心,经济繁荣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208亿元,比上年增长12%;其中区属106.61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0%;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.10亿元,比上年增长0.7%。工业总产值87.87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4%;其中区属86.07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1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.01亿元,比上年增长15.7%;其中区属128.18亿元,比上年增长15.3%。外贸自营出口额30.78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36.8%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.11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2%;其中区属55.94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6%。
 2005年,和义路滨江休闲区主体项目万豪国际大酒店开工建设。完成月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详细规划,天一豪景、都市仁和中心等一批甲级高档商务楼基本竣工,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开工建设,2005年在建楼宇26幢,累计完成楼宇投资额21.49亿元,楼宇建筑面积达117万平方米,中心区域商务楼宇集群已初具雏形。
 2005年引进各类企业5248家,注册资金26.94亿元。进一步突出招商引资重点,抓大引大,抓高引高,在引进的各类企业中,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企业105家,同比增长114.3%,现代服务企业注册资金占全区总额的50%以上,一批产业层次高、发展潜力大的现代服务企业落户海曙区,通过产业集聚、特色扶持与整体招商相结合,外贸、物流、货代、咨询等现代服务企业依托楼宇聚集发展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。
 商贸流通业发展进一步提升,形成了以天一广场为支撑的核心商圈和以大型综合超市、专业性超市和大型百货商场为主体的现代商贸业态格局。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.01亿元,同比增长15.7%,区域内人气、商气进一步集聚,宁波商贸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。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7.87亿元,同比增长13.4%,十一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为210.4分,居各县(市)、区第3位。区域外贸自营出口总额达到30.78亿美元,同比增长36.8%。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不断深化,股份合作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,全区1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可用资金达 1.39亿元,同比增长6.1%。
 海曙区工业生产发展迅速。以机械电子、纺织服装、冶金化工、医疗器械为主导产业的工业格局基本形成,涌现出京甬毛纺厂、太平鸟制衣有限公司、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、GQY电子公司等一批市场占有份额大、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骨干企业。不断加大技改力度,2001年完成技改投入1.08亿元,比上年增长118.8%,通过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,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。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。
 海曙区十分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,大力改善投资环境。2001年新批三资企业27家,总投资4300万美元。
 海曙区农业生产以粮食、蔬菜为主。近年来,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,稳定粮食生产,以市场为导向,积极发展大棚蔬菜和瓜果、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业,同时进一步提高农副产品的深加工能力,确保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??主义新农村的行列。